清明追思,薪火永续。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使命教育,水建学院通过祭奠水利先驱、沉浸式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实践等多元形式,开展清明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小水滴在慎终追远中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学科报国力量。
传承先烈精神,弘扬学科使命。4月4日,水建学院党委书记郑伟带领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教师代表及学生党员、团员、学生干部代表,齐聚李仪祉先生雕塑前庄严祭奠。党委副书记孟庆涛主持仪式,讲述李仪祉先生的生平事迹,全体师生肃立默哀,敬献花篮与白菊,深切追忆李仪祉先生“治水兴农、造福苍生”的崇高精神。学院党委书记郑伟强调:“希望全体师生坚守初心,守正创新,修身养德,以先生为榜样,为推动学校、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水利2402班马成以“追思慰英魂,行动传薪火”为题开展主题宣讲,水利2406班孔凡志带领全体学生宣誓:“以青春护卫安澜,以实干报效祖国!”,水利青年纷纷发声,在清明佳节立志笃行。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初心使命。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效,能源本科生党支部联合水利水电研究生党支部创新开展“高山上的花环”红色剧本杀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以一本不厚的剧本,翻开了抗美援朝这一沉重的历史,在角色扮演中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水利水电研究生党支部胡华明在活动结束后说道:“我以第一视角打开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与不易,我也将牢记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将党史时刻镌刻在心,继承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并将在我国的水电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举办“光影忆英魂”红色观影会,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学生集体回忆先辈们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英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深悟力行,凝聚奋进力量。共青团干部走进班集体,以《水利人的精神图谱》等主题开展微团课,讲述水利先贤前仆后继、攻坚克难、不畏艰险、严谨求真的水利精神,以青年人的视角打开学院90年历史的画卷。开展“声承薪火,信启新程”红色家书诵读活动,以声传情,以信明志,以清脆的青年声音讲述革命英烈的故事,传承星火,坚定信仰,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学会感恩,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精神力量。举办“清明寄思,笔墨传情“主题征文活动,感悟中华民族深邃而又沉重的文化内涵,继承优良传统,缅怀历史,不忘初心。清明前夕,学院师生自发祭奠李仪祉先生,水韵知行志愿服务队擦拭李仪祉先生雕像,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崇敬与担当之心。
水建学院将深挖传统节日深刻内涵,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爱校荣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