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首页» 学院新闻» 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成果分享会顺利召开
 

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成果分享会顺利召开

来源:   作者:曹学惠   发布日期:2025-03-03     浏览次数:

     

2025年2月28日上午9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A区420研讨室座5名博士研究生赵航、张锐、牛犇、王太山和丁佳怡同学,在完成2024年学校及学院共同资助的博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后,满载而归,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访学故事。


赵航同学出访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合作导师Weizhen Liang的研究方向与他前期合作基础良好,此次合作项目内容丰富。在林肯分校,赵航参与了实验室与田间实验,实验室条件优越,实验仪器先进。他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田间试验的经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地选择、试验方案实施及结果分析。访学期间,赵航面临了文化差异、实验条件限制等挑战,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他还分享了美国签证办理的经验,包括准备材料及注意事项,为其他计划出国的同学提供了宝贵参考。


张锐同学同样出访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他介绍了合作导师的研究领域以及此次访学的主要目标和期望。张锐详细对比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地区大型农场与中国的灌溉措施,包括先进的灌溉系统、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及智能化管理。他还分享了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体验,如住宿条件、交通方式,以及参与当地文化活动的经历。通过访学,张锐在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牛犇同学出访伦敦布鲁内尔大学,与外方合作导师范玉瑞老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他重点介绍了科研工作《Construction Logic of Nonstationary Hydrological Drought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ime, Climate, Circulation, and Human Influences: A Case Stud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生活方面,牛犇分享了伦敦的风景与风土人情,游览了伦敦塔桥、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深入了解了英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习俗。


王太山同学也出访伦敦布鲁内尔大学,他介绍了自己在英国完成的博士论文选题与开题情况,分享了如何克服时差带来的困扰。在生活方面,王太山分享了自己的住宿情况与健身习惯,还讲述了与导师及家人共度佳节的经历。作为花车组志愿者Team leader,他参与了伦敦新春巡游,通过花车巡游等展示中华文化,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


丁佳怡同学出访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外方合作导师Dr. Alexander Winkler合作开展课题“How do changes in phenology effect the water cycle的研究。她从住宿、交通、文化等方面分享了访学期间的生活体验,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如提前与导师沟通研究计划、准备充分的签证材料等。


分享会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赵航同学说:“这次访学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张锐同学表示:“通过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我学到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经验,希望未来能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国内的农业发展中。”牛犇同学说:“在伦敦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对英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在国内的学习机会。”王太山同学表示:“参与伦敦新春巡游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丁佳怡同学说:“德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未来能与更多国际学者合作,共同推动科研进步。”

此次分享会不仅展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的丰硕成果,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激发了同学们对国际交流的热情和向往。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研究生走出国门,与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接轨,为“三农”事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编辑:曹学惠     终审:樊恒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