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首页» 学院新闻» 三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
 

三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

来源:   作者:文/图 成晓峰 任文渊 孙明星 金煜龙   发布日期:2025-04-28     浏览次数:

     

为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4月26日,水建学院土木教工党支部、党政综合党支部联合岩土研究生党支部赴宝鸡开展“传承红色匠心,融合专业发展”主题党日活动,30余名师生党员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和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教育、廉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的特色研学之旅。

追寻匠心精神,锤炼工作作风。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承载着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历史记忆,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抗战工业奇迹”。这里的窑洞工厂、双曲薄壳车间以及作为现代工业标志的大国重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钛合金球壳模型和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模型等,生动再现了工业先驱在战火中坚守生产支援前线的艰苦历程和现代工业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智造”的时代嬗变。党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深刻感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工业精神。在活动特别设置的廉政文化展区学习环节,大家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作风建设”展开专题研讨,结合工业遗址中的廉洁故事谈心得体会,强化师生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和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21.jpg

探源青铜技艺,赋能专业创新。下午,研学师生党员来到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之乡,博物院以“何尊”“逨盘”等国宝级文物为载体,系统展示了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智慧结晶。师生党员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追溯了厚重华夏历史文明,专业负责人骆亚生教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院基础设施规划中心秘书赵彦军老师聚焦古代建筑构件中的力学原理、遗址保护中的加固技术、青铜器博物院整体规划与景观等主题,现场组织开展研讨;研究生党员则围绕现代展馆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新材料应用等方向进行案例分析。活动通过“历史-现代”的对话,激发了师生党员的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感,推动了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11青铜器博物馆-合影-三个支部1.jpg

党建业务融合,践行初心使命。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贯穿“红色教育+专业研学”主线,致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政综合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孙明星表示:“活动既是一次党性锤炼也是一场专业赋能的实践课。党员教师通过实地学习,既筑牢了廉洁从教的思想根基,又拓展了科研教学的视野。多支部联合开展党员活动加强了党支部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党政办公室与业务系室之间的了解,促进了部门间、支部间以及党员间的紧密合作”。岩土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金煜龙谈到:“在遗址中感受先辈奋斗精神,在博物院里触摸文明脉络,这样的党日活动让研究生党员们对专业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确保主题党日活动的顺利开展,土木教工党支部委员会主动担当、精细谋划,以“三个到位”夯实活动基础。一是研学资源对接到位,提前对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与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进行详细调研,协调遗址管理方开通“党建+专业”双主题参观通道,邀请资深讲解员定制“工业精神与中国智造”专题解说,联合博物院设计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现场教学点,丰富了研学内容;二是策划方案落地到位,认真制定活动策划书,创新性融入“建筑结构力学分析”“遗址保护中的加固技术”等专业研学模块,同步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与经费预算方案;三是交通保障落实到位,按照活动目标设计最优路线,指定专人负责前期组织、跟车签到与应急联络,保障了活动高质量开展。

编辑:革明鸣     终审: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