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首页» 学院新闻» 【优秀案例展】第6期: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团队工作案例
 

【优秀案例展】第6期: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团队工作案例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2-11-22     浏览次数:

     

薪火传承显担当创新模式助发展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团队工作案例

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在全校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党委报告》精神之际,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在“西农水建”官微公众号开设以“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为主题的【献礼二十大 优秀案例展】专栏,集中宣传展示各基层党支部和工作团队在理念、机制、载体、队伍、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引领全院师生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期展示的是学校优秀导师团队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团队工作案例《薪火传承显担当 创新模式助发展》。

一、背景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团队依托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农田水热物质传输与模拟、节水灌溉设备及新型渠道量水设施开发、农田水分信息采集与解析,致力于推动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进步和工程技术调控。团队由7名导师组成,其中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导师3人,均为中共党员,成员老中青结合,研究专长协调互补,均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团队成员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招生方向涵盖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学科,以学生为中心,质量为导向,相互协作指导培养研究生。团队获评学校优秀导师团队。

团队合影

二、做法

(一)构建分层分类管理机制助推科学研究

团队长期致力于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分层分类管理模式,导师组集中指导、集体把关、协同育人,构建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层分类分工合作模式。采用导师组联合指导和帮扶带制度,指定责任导师和合作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高年级研究生对低年级研究生进行帮扶带;形成研究生助教制,协助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创。制定了系统的研究生管理办法,包括对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分类要求,涉及论文修改、毕业研究生管理、生活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学术激励和学术交流制度,实现了研究生学业科研和生活成长的全方位教育引导。

ASWE队服合照

(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助力人才培养

团队秉承“水利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践行“学科发展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理念,弘扬康绍忠老师、蔡焕杰老师、马孝义老师、汪志农老师等老一辈专家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建设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团队文化。经过11年的探索发展,团队逐渐发展成为一支研究目标明确、学术氛围浓郁、管理制度健全的全面型科研队伍,并持续不断地为西北旱区及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起高年级学生经验交流及学术培训制度,带动低年级学生快速入门并稳步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同时,低年级学生协助高年级开展试验,形成了互帮互助、传帮带的团队文化。通过开展体育、文化等团建活动,团队形成了活泼友爱、团结向上、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学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操场活动

三、工作成效

(一)团队协作学术成果丰硕

团队成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重大专项子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青年及面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农业部行业公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名)、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第3名)、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7名)、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9名),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农业节水科技一等奖(第9名)、二等奖(第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名),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3名)、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名)等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团队成员及研究生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G2期刊论文2篇、中科院1区论文10篇,G3期刊论文20篇,获批专利10件。

团队首席蔡焕杰教授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宝钢教师奖等荣誉。团队带头人胡笑涛教授获唐立新教学名师、陕西省三秦人才、陕西高等院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团队学术成果

(二)薪火相传育人成效显著

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坚持“传帮带”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名,留学生1名,目前在读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大部分进入事业单位及设计院,目前已经成为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反应良好;多名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就读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单位。毕业研究生有2人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10余人次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15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研究生协助指导的本科生省级和国家级科创项目均顺利结题,评审大部分为优秀,均有论文发表。

2019年毕业生合照

四、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科研”新模式,强化党建工作和专业优势的有机融合,支部建设与教师团队发展相融合,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在科学研究上守正创新。

二是挖掘育人资源。深入挖掘院史中的红色印记,梳理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通过“传帮带”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是深化团队建设。立足团队科研主攻方向,不断优化成员学科、学缘、年龄结构,通过科研合作、联合指导、文化创建等形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团队文化。

编辑:郝彦昕     终审:张成凤